秋冬進補之我見
進補大體分爲兩類,有一般性滋補和針對性進補兩種。一般性滋補,適用于平時身體尚好,爲了保持健康狀態,精力充沛而滋補;針對性進補,因爲體質的不同和環境的各異或是患過什麽疾病,則應該由專業醫生進行“辨證施補”,如體質有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以及五髒六腑的基本缺損,缺什麽則補什麽,針對性強,效果更好。下面就秋冬進補這一話題筆者談談個人觀點,以便抛磚引玉。
1 秋冬進補的基本方法1.1 益氣進補 www.upn58.com
氣虛者在秋冬季應該多吃蘿蔔、大棗、排骨湯等補氣的食物,也可用適量瘦肉、生曬參炖汁,黃芪炖母雞。藥補則可用黃芪、人參、白術、甘草四種中藥配制的“四君子湯”泡茶飲或煎湯代茶。
1.2 養血進補
血虛者在秋冬季最適合吃所謂“好”的,如羊肉、雞鴨肉、豬手、板栗等等,都是不錯的補血食品。藥補則可選十全大補膏、補氣養血膏、八珍湯、歸脾丸等來調節身體。
1.3 滋陰進補
陰虛者在秋冬季可多吃滋陰的食物,如百合、枸杞、狗腎、老鴨湯等。亦可選擇蜂蜜炖梨,西洋參泡茶等。藥補則可選用六味地黃丸、大補陰丸、烏雞白鳳丸、龜齡膏等。
1.4 助陽進補
陽虛者在秋冬季應該多吃些海産品、動物骨髓等,亦可用羊肉、木耳、胡蘿蔔煲湯。藥補則可選用金匮腎氣丸、參鹿補膏、鹿茸片等。
2 秋冬進補的宜忌
中醫認爲秋冬季是進補的最好季節,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部分人士開始熱衷于養生,各種媒體也大量推薦。秋冬季適當攝入高檔食材和養生藥材有助于儲存熱能量,提高自身免疫力,抵禦外邪的侵襲,但盲目進補不但無益反而會損害機體。筆者認爲秋冬進補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:
2.1進補應有針對性
進補必定是爲虛而設,絕不是人人都要吃補藥。必須強調要根據體質和病情辨證施補。比如紅參、高麗參以及牛、羊、狗肉等都是較爲溫熱的食品,適合手足發涼、怕冷、臉色發白的人。如有面紅耳赤、急躁、口渴、口苦、大便幹燥等症狀的人就不適合了。
2.2 進補應有適度
補的目的是補其不足,借以恢複和增強體內正氣,則可以驅邪外出。如果進補不足,就不能達到上述目的;如果太過,也會産生副反應。如:服人參過量,會引起中毒,稱之爲“人參綜合症”,見精神亢奮、頭痛、煩燥、飽脹、汗出等;過服鹿茸或鹿茸類食品,會引發燥熱、面赤、脫發等症狀;過食地黃會引起胸腹脹滿,喘氣、便溏等。
2.3 進補應講究方法
一是要注意有無禁忌症,如當時患感冒、鬧腸胃病、得支氣管炎等急性病時,則不宜進補。二是要遵循“通補則宜,守補則謬”的原則,即補而不膩、補而不滯、補而不守,補的同時要配合宣通的藥物才能無礙。三是要防止“閉門留寇”,由于補藥多分別有收斂、止血、止汗、步瀉、縮尿、固攝等作用,則不利于病邪的驅除,故進補不忘驅邪,不忘治病,並給病邪以出路,使其排除在體外。四是進補宜從小劑量開始,逐步加量,緩緩圖效。特別是定制膏、丸之劑者,在成方之前,應取該方藥3-5劑煎湯試服,然後再修定成方,制成膏劑或丸劑,以供長期服用。五是一般滋補性藥物,宜在飯前空腹時服用,以利吸收;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,宜在飯後服用;安神藥及壯骨藥宜在臨睡前服用。六是在進補期間,要適當忌口。如服人參或西洋參,忌食蘿蔔及濃茶;陰虛陽亢內熱,忌食辛辣助火食品;肥胖痰多者,忌肥膩油性食物;瘡瘍及皮膚病人,忌魚蝦腥味;陽虛畏寒者,不能吃柿子、生梨等性寒水果。
2.4 進補應少兒不宜
現在的少兒與以往相比,無論在先天還是後天,以及預防治病等環節上,都有很大的進步和優厚的條件,故少兒體虛現象是極少的(疑難重症除外),總的來說,秋冬進補對少兒不宜。
3 秋冬進補的幾種常用藥膳
3.1 百合山藥蛋蜜汁
(1)材料:新鮮百合100克、山藥100克、雞蛋1個,蜂蜜、砂糖各20克。
(2)作法:將百合與山藥放入鍋內,加入1000cc的水,煎煮30分鍾後加入其余材料即可食用。
(3)功效:補氣健脾,養胃和中。
3.2 麥糖豆漿
(1)材料:豆漿350毫升、銀耳10克、麥芽糖10克。
(2)作法:銀耳泡水、去蒂。豆漿煮沸,加入銀耳,加入麥芽糖攪拌煮化,早晚各喝一杯。
(3)功效:滋陰潤燥,益氣清腸。
3.3 沙參百合固金湯
(1)材料:北沙參15克、百合30克,無花果5個,豬瘦肉20克,陳皮6克。
(2)作法:先將無花果,洗幹淨,對半剖開;豬瘦肉洗幹淨;北沙參、陳皮、百合洗幹淨;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進已滾的水中,繼續用小火煮約一小時,加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(3)功效:養陰潤肺,理氣和胃。
3.4 苁蓉羊肉粥
(1)材料:肉苁蓉15克、羊肉100克、粳米150克、蔥、姜少許。
(2)作法:先將肉苁蓉、羊肉洗淨後切碎,再用砂鍋煮肉苁蓉取汁去渣,放入羊肉和適量水與米同煮,待沸後加入鹽、生姜、蔥白即成。
(3)功效:溫陽補腎,養血填精。
4小結
總之,進補是中醫治法及補法的重要內容,可以用來治療疾病,也可以預防疾病,增強體質,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,促進機體康複;還可延年益壽,增強智力,改善人體狀態,從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。合理進補、辨證施補至關重要,只有科學、理性、適時、穩妥地進補才能達到目的,收獲成效。
熱詞: 秋冬進補
1
2
3
4
5
6
7
8
9
10